中國汽車工業(yè)要發(fā)揮低成本的獨特優(yōu)勢
3年前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成立時,本人并不看好它,理由很簡單,無論是上汽集團還是通用汽車,都不具有微型車研發(fā)與制造技術。對一個從來沒吃過梨子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告訴你梨子的滋味呢?而位列微車四強的柳州五菱,卻要先將自己的核心業(yè)務和75.9%的優(yōu)質資產,無償劃撥上汽,留下包袱自己背。一方面欽佩五菱人的氣度與眼光外,同時又覺得上汽玩的“空手道”,多少有點乘人之危的意思。尤其令人擔心的是,兩大公司的強勢進入,只剩下14.1%股權的柳州五菱還有多少話語權?五菱車的低價優(yōu)勢還能不能保持?他們會不會嫌棄“草根”出身的品牌“五菱”土氣而將其拋棄?類似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了。
令人欣慰的是,3年過去,當初擔心的事情并沒有發(fā)生。雖然這幾年微型車的生存環(huán)境越來越嚴峻,但五菱品牌車的產銷量卻一直在上升。今年1至10月,上汽通用五菱產銷量達到26.9萬輛,同比增長了36.5%,預計全年可能突破33萬輛,與2002年相比,3年翻了一番,微型商用車市場占有率超過30%,提高了8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更是好戲連臺,年產50萬臺的發(fā)動機廠奠基了,20萬輛生產規(guī)模的西部工廠正式投入運行,青島分公司成立,近期即可增加生產能力8萬輛。11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今年的第30萬輛車下線,這可是中國第一家單一工廠產量超過30萬輛的微型車企業(yè)!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上升通道。
最近,通用汽車董事長兼總裁瓦格納到該公司考察,連稱自己“不是來發(fā)表演講,而是來學習的”,并宣布上汽通用五菱的低成本運作方式,“已經作為效仿典型,介紹給其他通用公司分享”了。果然,20天后,通用全球45家工廠的制造總監(jiān)集體來到上汽通用五菱學習。
談起3年連續(xù)快速增長的原因,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沈陽、副總經理郭呂敏以及市場部長楊杰給出的答案,幾乎如出一轍:國家提出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支持小型車的發(fā)展;國際原油價格暴張,對微型車銷售有利;上汽和通用的管理理念輸入及品牌效應等等,但是筆者對這些理由并不都能完全認同。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大環(huán)境的變化,對所有企業(yè)是一視同仁的,但企業(yè)的發(fā)展卻參差不齊,何況那些所謂支持小型車的政策,至今還沒有一條兌現呢。至于說通用和上汽的管理與品牌效應,顯然也經不起推敲,到目前通用自己已經虧損了40億美元,不會說有好的經驗它自己不用,送給中國人用?上汽集團實際是個投資公司,自己根本沒有品牌,也沒有真正運作過一個生產企業(yè),今年的經營狀況更是捉襟見肘,相當困難,它怎么能“效應”別人呢?
筆者傾向于認為,上汽通用五菱保持快速發(fā)展,最根本的原因是合資后,上汽、通用都沒有過多、過細干預合資公司的事務,使它能在一個較為寬松的環(huán)境里運作,它在吸收通用汽車的科學管理方法的同時,繼續(xù)延續(xù)了五菱的“低成本”特質。而創(chuàng)造這一環(huán)境的關鍵人物,是前通用汽車中國的董事長墨斐。
合資公司成立后,兩大股東不僅明智地保留了“五菱”的品牌,墨斐還明確提出一定要搞本地化。他說,這種企業(yè)是通用汽車所不熟悉的,讓通用在這里起主導作用,企業(yè)肯定是搞不好的。更有意思的是,他建議并一手促成了上汽聘任原柳州五菱公司總經理沈陽出任合資公司總經理。這樣一來,表面看沈陽的職務沒有什么變化,但是身份卻完全不同了,是作為合資公司的最大股東上汽集團的派駐人員任職的。沈陽身份的這一戲劇性變化,既體現了大股東的權益,又使五菱“低成本”特質的延續(xù),有了“理論”和“組織”上的保證。
原來五菱所具有低成本理念,再嫁接上通用全球制造系統(tǒng)(GMS)的國際化、精益化管理思想,去除掉五菱原先管理工作中一些不合理的雜質,把符合通用標準的元素保留下來,就使得企業(yè)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企業(yè)綜合素質大大提高,形成了今天上汽通用五菱新的企業(yè)文化:簡單化、低成本、高價值。
大家知道,規(guī)模和成本是微車企業(yè)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沈陽說“低成本、高價值”,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核心競爭力,還自稱是“低成本專家”。合資以后,他們不去追求表面的所謂國際化標準,就連會議室都還是10年前裝修的。他們認為,國際化不是外在的東西,合資企業(yè)也要追求低成本和高質量。沈陽說:“不過分強調外在的東西,就有了我們自己發(fā)揮的空間,原來低成本的長處,就能在這里發(fā)揮了”。
現在,上汽通用五菱完成了柳州和青島的東西聯動戰(zhàn)略布局,擁有了商用、乘用兩大生產體系,產能規(guī)模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明年的市場目標已經鎖定50萬輛。為了保證實現這一目標,它將用其“低成本,高價值”這一戰(zhàn)無不勝的武器,展開強大的市場攻勢。
近些年來,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汽車價格逐漸與國際接軌,特別是微型車價格已經明顯低于國際市場價格,汽車行業(yè)的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但是很多過慣了高價厚利日子的汽車企業(yè),卻很不適應變化了的形勢,成本居高不下,就不能不使自己陷入困境。今年以來,汽車行業(yè)利潤普遍下降,不適應新的形勢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起步晚,又走了多年的彎路,在今天這個國際國內競爭融為一體的時代,中國汽車既缺乏超人的技術,又沒有很好的品牌,我們的優(yōu)勢,就是低成本。同樣的產品,能用更低的成本生產出來,也是技術,也叫本事,并非只有高檔的東西才叫技術?,F在世界上出現的“中國威脅論”,其實就是對中國低成本制造能力的一種恐懼,就像中國的家電業(yè)、紡織業(yè)一樣。中國汽車要想自主,想在國際汽車中占有一席之地,只能發(fā)揮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低成本。低成本是中國制造業(yè),也是中國汽車最重要的競爭力,上汽通用五菱已經探索出了路子。
本文相關信息
- [新聞資訊] 中國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中的制造許可制度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電子產業(yè)快速發(fā)展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電子市場潛在利潤較高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已經踏上漫漫復蘇路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后市場現狀以及未來發(fā)展分析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yè)調查研究課題報告會在京舉行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發(fā)動機電子控制系統(tǒng)市場規(guī)模有望逐年增長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工業(yè)“十一五”規(guī)劃要點及對機床設備的需求分析研究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現狀與未來
- [報廢汽車回收]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領導視察CA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