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強調石化重大裝備國產化意義重大
從中國石化集團重大裝備國產化辦公室傳出消息,自上世紀90年代乙烯裝備國產化開始至今,石油和化工重大裝備國產化現(xiàn)已取得豐碩成果。一批重大裝備研制成果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改變了此前依賴成套引進的局面。但伴隨經濟和產業(yè)發(fā)展新趨勢,重大裝備國產化遇到了新的阻力,有些地區(qū)和部門產生了動搖,為此業(yè)界專家再次明確強調,堅持石化重大裝備國產化意義重大。
據中國石化集團重大裝備國產化辦公室原主任、教授級高工王廷俊介紹,目前煉油設備國產化率按投資計算已達到95%左右,化工設備國產化率已達到70%左右。迄今,正式立項研制成功并推廣應用的重大裝備達2000多臺,與同期進口相比節(jié)約投資達52億元。如30萬~60萬噸/年乙烯成套裝置中的重大關鍵設備國產化都有所突破,并實現(xiàn)推廣應用,大型塔器、換熱器、一部分泵類設備已不再進口,只有數量不多但價值較高的反應設備、特殊壓縮機組、泵、專用機械等仍需進口。
但王廷俊對石化裝備國產化遇到的新問題也表示了擔憂。一是石化裝置和裝備大型化,國內重大裝備攻關跟不上石化生產技術發(fā)展需要,不少過去已經國產化的設備又重新進口;二是在我國加入WTO后,一些人認為經濟全球化了,不必再搞國產化,使國產化阻力加大;三是石化項目建設投資多元化,外商對我國產石化裝備不認識、不信任,仍往往從國外進口;四是不同地區(qū)不同部門政策不同,對國產化態(tài)度也不同,經常會出現(xiàn)成套引進現(xiàn)象。
據透露,僅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即將和已經啟動的一批新建擴建煉油、乙烯、PTA、甲醇等項目,對石化裝備需求量每年就達300億元。王廷俊強調,如果這些項目的重大裝備都從國外采購,將給石化企業(yè)背上沉重經濟包袱。因此,進一步抓好石化重大裝備國產化意義十分重大,必須堅定不移堅持下去。
另據了解,同國外相比,我國石化重大裝備技術開發(fā)還有不小差距。主要是生產技術進步與設備技術開發(fā)脫節(jié),在重大設備軟件技術開發(fā)上差距較大;設備技術開發(fā)跟不上石化工藝技術發(fā)展速度,重工藝、輕設備的現(xiàn)象仍存在;設備技術基本停留在模仿開發(fā),開發(fā)具有自主產權專有技術的能力弱;設備開發(fā)還不能做到專業(yè)化、系列化;設備設計和制造水平、設備質量和可靠性還有待提高。
石油和化工重大裝備國產化經過20年努力,在“七五”期間有6個課題、310臺套設備實現(xiàn)了國產化,“八五”期間35個攻關課題研制成果應用于生產,“九五”期間有30個攻關課題研制成果應用于生產。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從“七五”到“九五”,依托石化工程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研制和推廣應用的國產化重大設備達927臺,與同期引進設備相比節(jié)約投資達43億元。
“十五”期間,石油和化工重大裝備國產化雖然遇到了很大困難,但也有不少重大裝備研制成功,如大型PTA裝置結晶器、鈦管換熱器、回轉干燥器;2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脫氫反應器;2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環(huán)管反應器和大型迷宮壓縮機、20萬噸/年聚酯裝置酯化和縮聚反應器、30萬噸/年合成氨裝置大型氣化爐、48萬等級空分裝置工藝設計及其設備國產化等,使石油和化工重大裝備國產化再上新臺階。
目前還有一些重大裝備研制工作正在進行,如6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30萬噸/年聚丙烯環(huán)管反應器和干燥器、40萬噸/年PVC裝置氯化反應器等。